2017年10月19日,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会展中心,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(以下简称世赛)落幕。孙伟、汪仕洋是我国首次出战园艺项目的参赛选手。首战告捷,身着亮黄色中国队队服,胸口挂着沉甸甸的奖牌,两张年轻的脸上充满了喜悦。
2018年1月,在位于黄山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(以下简称基地),记者见到了获奖选手之一———汪仕洋。
把砖搬到阿布扎比去
汪仕洋是黄山学院园林专业的学生,家里有亲戚从事园林工程方面的工作,认为园林行业前景不错,所以也报考了这个专业。“参加世赛很偶然,选拔赛时我上大二,同学帮我报了名,然后,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。”
汪仕洋这样说未免太谦虚。的确,报名是偶然事件,但之后,选手一步步晋级与突破,直到获奖,则完全靠努力与汗水。
作为世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队专家组组长,赵昌恒告诉记者,去年中国首次挑战世赛园艺项目,属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“筛选选手时通过简单的比赛:搬石头、垒墙、体力劳动后进行穿针比赛,以综合考验选手的体力、耐力和心态。”
平时喜欢运动的汪仕洋,从参加选拔的180个黄山园林专业同学中,以体力优势和沉稳作风突围,和孙伟两人一组,成为20组集训选手之一。随后,在赵昌恒的带领下,进行了一年多的专项训练。
“技能训练主要在基地进行,赵老师根据世赛规模搭建了这个基地,我们使用的工具也都和世赛标准接轨。”汪仕洋说,由于世赛考察标准中对精准度要求很高,“几乎整个大二学年,我们都是在基地度过,反复训练,相信熟能生巧。”
造园过程中,砖头、管子等材料需要自己搬运,所以教练也很重视选手的体能培训。“每天六点起床,先跑4里,再练习比赛项目,晚上还要进行体能训练。”黄山的4、5月份,白天气温接近30℃,训练场内很热,汗水流了干,干了流,衣服上都是盐渍。
备战世赛,功课也不能落下,常常训练结束,还要接受文化课老师给“开小灶”补习落下的功课。提起当时训练的辛苦,汪仕洋只是一言带过。
“世赛的契机,让我知道了园林可以做得更‘精细’。”年轻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,汪仕洋的英雄梦就是为国争光,为园林争光。“通过世赛,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园林是能做得好的,我们得到了这个机会,更要百倍努力。”汪仕洋和搭档孙伟一路走来,先通过了市、省、国家级选拔赛,最终把砖搬到了阿布扎比。
收获的不只是奖牌
“感谢这次机会,我能感受到自己这一年多来成长有多大。”汪仕洋提到的成长不仅是园林技巧的进步,还有眼界的开阔。
大学能带给一个学生的成长空间是弹性的,而且绝大部分取决于自己。汪仕洋很庆幸自己搭上了这艘“世赛”的船。
赵昌恒是黄山学院园林专业副教授、黄山市园林协会会长,有着二十多年的施工和教学经验。对于中国园林水平,赵昌恒有信心,不过首次出征国际大赛,他还是做了充分准备。爱沙尼亚、芬兰、奥地利……他们去了许多国外园艺赛“取经”。
大量参加模拟赛事,汪仕洋对中外园林水平的差别有了认识,“最重要的是积累了比赛经验。”汪仕洋介绍,到世赛时,他和孙伟两人在分工合作上已十分默契,面对赛事中发生的小状况,也能轻松应对。用他的话说,“台风很稳”。
与汪仕洋聊天过程中记者了解到,世赛选手,其团队规模堪比奥运选手。除了队内的专业教练,赵昌恒还邀请了园林景观设计、英语、心理、功效专家对选手进行全方位的专项培训。
前期的充分准备,汪仕洋积累了充分的信心。在世赛赛场上,二人配合默契,稳定发挥。据悉,此次比赛任务量很大,只有中国组选手完成了高为40厘米的砌筑任务。后来,组委会临时修改,放宽对砌筑高度的要求。但中国选手的超常发挥,给各国评委和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年轻人的大梦想
比赛过后,汪仕洋面临着一个大学生终将面对的问题,毕业与就业。世赛奖牌没有冲昏年轻选手的头脑。
汪仕洋很庆幸自己参加了世赛并且能走到最后。但是,他也清楚地认识到,虽然自己在园林施工方面的技能有了提升,但园林景观建设要求的不仅是严丝合缝的砌筑功能,也不是脚下生风的搬砖速度和量凿正枘的木工技巧。这些只是基础,汪仕洋准备继续钻研园林景观设计,“比赛时是有图纸的,但真正的造园并非仅是图纸,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会施工也懂设计的园林人。”
在集训基地,记者看见了许多来自黄山学院的学生,他们都在为2019年将在俄罗斯召开的第45届世赛做准备。
严迪和温康是大二的学生,两个小伙子刚通过了市里的选拔,正在基地练习木工施作。“汪仕洋和孙伟师兄经常来基地,我们有什么问题他俩都会很认真地给我们解答。”他们表示,有师兄成功的经验在先,自己也将努力集训,争取在世赛上取得好名次。“今年寒假就不回家了,等期末考完试好好练习一下。”
赵昌恒作为世赛的专家组组长,对自己的选手寄予了重望,这也是他对中国园艺的厚望。“希望更多人能像关注奥运会一样关注世界技能大赛,关注园艺项目。”今年,我国选手在世赛上获金牌15枚,银牌7枚,铜牌8枚,优胜奖12个,位居金牌榜榜首,已经引起国内重视。赵昌恒希望,未来我国能举办自己的园艺比赛,让世界再一次认识中国园艺。
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里,亭台楼阁,小桥流水,无数年轻的园艺人在这里种下梦想。期待他们茁壮成长,从黄山走向国际,让中国园艺重耀世界舞台。
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概述
世赛园艺项目是一个团队项目,每组2位选手。比赛时,依据给定的图纸、材料及工具,选手需在4天共23个小时内,配合完成5个模块的施作,并组合起来,完成完整的园艺作品。根据比赛要求,选手逐天完成当天的测评模块,评委每天对选手工作打分。
园艺项目选手需具备园林植物栽培管理、园林景观设计基础知识、景观美感鉴赏能力。能够熟练、安全地操作各项专业工具;能够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来保护自已及周边观众;能够精准掌握造园的各工艺流程,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各项要素的组合。比赛模块
模块一:木作。选手通过木材的切割、制作,放样定位,安(组)装等工序,完成木平台、木桥、木花架(廊架)等木制构筑物的制作。
模块二:砌筑。选手通过基础开挖、夯实、砌筑等工序,完成花坛、景墙、挡土墙等构筑物施作。
模块三:铺装。选手运用现场提供的材料或工具自行加工出的材料,通过基础开挖、夯实、砌筑等工序,完成地面铺装,汀步石、路缘石的安装,花坛砌筑等构筑物施工。
模块四:水景。选手通过放线,开挖,铺设水管、电缆、水泵、防水布及镇压材料,放置景石,调试水泵等工序的施工,完成小溪、自然水池、瀑布、叠水、喷泉等水景工程的施作。
模块五:植物造景。选手运用给定的植物材料,在可种植植物的区域内,结合场地情况,运用植物层次、色彩创造一个优美的、舒适的庭院环境。
汪仕洋(右)和孙伟在阿布扎比世赛获奖现场
世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现场
备战中的严迪(右)和温康
汪仕洋和孙伟参加全国选拔赛时的作品